苏州易信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 江苏
  • 苏州市虎丘区竹园路209号苏州创业园2幢1005室
  • 电话:
  • 0512 66187832, 13771966335
  • 邮箱:
  • service@ejustcn.com

行业动态

- xingyedongtai -


2021年海盐县6起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典型案例的通报

阅读:769    时间: 21-08-08    来源: 叉车安全、智能叉车管理——易信安

为持续加大安全生产领域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非法违法行为典型案例曝光警示教育作用,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现将近期全县安全生产领域查处的6起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海盐欣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内燃平衡重式叉车”,使用未取得叉车作业资格人员从事叉车作业案

2021年4月21日,海盐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海盐欣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海盐县武原街道金星工业园区的厂房进行检查,发现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叉车,叉车处于发动状态。经核查:该工作人员未取得叉车操作证,该叉车属于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特种设备,检验有效期至2020年11月,未重新检验,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上述未经定期检验的叉车予以查封。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四条、第四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县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六条第二项、第八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责令海盐欣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并作出罚款人民币3万元的行政处罚。

2.浙江德远运输有限公司未依法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从事港口经营案

2021年5月20日,县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人员在长山河线海盐保丰矿区航段巡查时,发现该矿区码头正在使用挖机对苏无锡货80238船舶上泥土进行卸货作业,码头现场负责人不能出示该码头的《港口经营许可证》。经调查,保丰矿区码头由浙江德远运输有限公司经营,浙江德远运输有限公司未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此次作业违法所得 225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已构成违法,违法程度一般。县交通运输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责令浙江德远运输有限公司停止违法经营,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225元,罚款人民币5万元的行政处罚。

3.嘉兴市凯港化工储运有限公司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押运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上岗作业案

2021年6月29日,县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在海盐县秦山大道万兴加油站检查时,发现嘉兴市凯港化工储运有限公司浙FB103F 普通货车从海盐天泰燃气有限公司装运16瓶液化石油气到秦山核电厂,每瓶50公斤。驾驶员已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随车押运员无法当场出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押运员证。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八条第(三)项的规定,已构成违法,县交通运输局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一)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六十条第(一) 项的规定,责令嘉兴市凯港化工储运有限公司改正,并对其作出罚款人民币5万元的行政处罚。

4.嘉兴市新篁燃气有限公司不按照燃气经营许可证的规定从事燃气经营活动案

2021年4月15日,嘉兴市新篁燃气有限公司送气工在海盐县百步镇五丰村运送燃气,共计11瓶。嘉兴市新篁燃气有限公司的燃气经营许可证上经营范围是嘉兴市区,不包括海盐范围。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已构成违法,县综合执法局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责令嘉兴市新篁燃气有限公司限期改正,并对其作出罚款人民币3万元的行政处罚。

5.海盐融浩置业有限公司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案

2021年4月6日,县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对海盐融浩置业有限公司在武原街道海福路和乐园路交叉口西侧工地现场检查时,发现正在进行桩基施工,但无法提供施工许可证,海盐融浩置业有限公司为海盐滨海新城A07号地块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当事人未经施工总承包将桩基工程单独发包(另案处理),于2021年1月底2月初开始进行桩基施工,截至2021年5月13日基本完成桩基建设工程。此项目于2021年4月28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经确认属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县综合执法局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对其作出罚款人民币193694.68元的行政处罚。

6.浙江佳宇不锈钢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危险物品未采取安全可靠措施案

2021年5月20日,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浙江佳宇不锈钢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从事紧固件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液氨制氢进行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液氨属于危险化学品,且液氨挥发后产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浙江佳宇不锈钢科技有限公司在液氨使用区域未安装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仪等安全措施。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县应急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责令浙江佳宇不锈钢科技有限公司限期改正,并对其作出罚款人民币3万元的行政处罚。